新闻网讯(文/张华雪 图/李鑫)11月12日,“我们都是收信人,同上一堂思政课”南水北调主题研学队伍的“启程书院线”抵达我校,来自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133名学生与13名教师走进我校绿松石产业学院,在绿松石的千年文脉与匠心传承中开启了一场集知识学习、技能体验与思政教育于一体的研学之旅。

来访师生在讲座中了解了绿松石的千年历史,感受十堰这座“绿松石之乡”的独特底蕴,随后研学队伍分为三组,同步开展绿松石项链手工课 、掐丝松石创新课程、绿松石随形手链制作三种实践体验课。体验课上学子们专注敲打,细心制作,大家依据材料的天然形态构思设计,将个人巧思融入手作之中。我校师生为同学们指导技巧、亲身示范,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制作景象,来访师生们在实践操作中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研学队伍中有一位学生与我校渊源颇深,陶柏彤同学的母亲范海葖是我校2003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二十二年后,这份跨越时光的校地情缘由她的女儿将其串联起来,这是京堰两地因水结缘、以文化牵线的生动见证,更是教育传承与区域协作的美好缩影。

“课程的设计和老师的专业指导都特别符合孩子们的发展与成长需求,学院的书记院长一直陪着我们,教孩子们知识和方法,还把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送到身边,还有参与指导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陈平主任言语间是对本次研学安排的认可与感谢。
据悉,本次研学以“走出课堂、沉浸体验”为核心,旨在让北京学子深度感受十堰的生态之美、文化之美与产业之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感恩心与责任意识,培育科学精神、生态理念与家国情怀,落实德育目标。作为此次研学“启程书院线”的亮点活动,我校绿松石产业学院凭借专业的教学资源、有趣的课程设计与热情的服务保障,为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京堰两地学子搭建起文化交流与共同成长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