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陶亿)11月19日至21日,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第十三届职业学校“文化育人”研讨会在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120余所院校190余名领导专家参会。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胡昌龙应邀在会上作了题为《以文化人·修身育人——中高职一体化“五育·七力·十修”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的主旨交流,分享了学校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

聚焦新时代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过程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契合不够、育人活动缺乏系统整合、中高职素质培养衔接不畅等突出问题,我校依托2014年湖北省中高职一体化改革试点,联合市域部分中职学校系统构建并实施了中高职一体化的“五育·七力·十修”修身育人模式。
该模式将宏观的“五育”目标具体化为“七力”素养,并通过“十修”路径落地,形成了“目标—路径—评价”闭环体系。融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体现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具有理论高度与文化深度。该模式构建了“中职培基、高职提质”的贯通机制,解决了中高职在素养培养上的衔接难题。创新“辅导员+教官”双轨协同、准军事化管理、十修活动等举措,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该模式实施成效显著。德育优良率提升至98%,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先进典型;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300余项。
此外,“十星级文明寝室”创建经验被教育部遴选为典型案例,早晚自习活动参与率达100%,有效破解了宿舍管理与课余时段育人管理难题。家长与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达98%以上。该育人成果被央视、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00余次,并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国职教会议等平台多次交流,核心经验被全国21所院校借鉴推广。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无锡职业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朱爱胜在主持分享交流会时,高度评价了这一创新模式,认为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中职学校将中华修身传统、区域文化特色与现代职教理念相融合,在育人理念、体系构建、实践路径、社会影响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具有显著的创新性、系统性、实效性和可推广性,特别是将宏观的德智体美劳五育要求变成了可测可评的学生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并通过十修等举措落实落地取得显著育人成效,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