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先进个人蒋玉芳老师
学生记者祝艳梅殷慧玉甘朝辉
蒋玉芳老师在英国学习时留影
5月11日,在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北赛区的决赛上,我院旅游与涉外事务系06500班的江凤同学和汽车工程系07342班的高邦臣同学脱颖而出,分别摘取一等奖。同时,我院因组织得力荣获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组织奖,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蒋玉芳老师被评为优秀个人。近日,记者对蒋玉芳老师进行了专访。
记 者:蒋老师,您好,连续两年我院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所取得的成绩您有何感想,请具体谈谈本次大赛的准备过程?
蒋老师:作为专科院校,我们的学生能在全国英语竞赛中取得这样的成绩,从一个侧面说明我院学生的素质是蛮高的,同学们要自信,要敢于参加各类竞赛。说起备赛,的确很忙很累,但忙中有乐,尤其是同学们最后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作为老师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3月份接到通知后,我们大学英语教研室进行了周密布署,精心备赛。本次报名参赛的学生达到247人,经过初赛13名选手进入第二轮。对这13名同学我们组织强化训练后,再经过复赛最终选出2人参加湖北赛区的决赛。
记 者:您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促成我院学生在竞赛中能获得如此成绩?对下一届英语大赛您有何展望?
蒋老师:本次竞赛得到了学院领导、教务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包括经费方面。另一方面是大学英语教师团队齐心协力,相互协作。学生的竞赛也是老师的竞赛,老师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给参赛学生提供指导,对于学生的请教,都是耐心认真的讲解,同事们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时刻感动。更重要的一点是,同学们都很努力,求知欲很强。我们有这么好的老师,这么好的学生,取得成绩就是一种必然了。随着同学们英语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我们参赛经验的积累,相信下一届竞赛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争取能进入全国赛区的总决赛。
记 者:为提高学生英语的学习能力,我院举办了哪些活动?
蒋老师:类似的比赛还有每两年在省里举行的“湖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我们都积极备战,05、07年我院有4位同学入选全省决赛。大学英语教研室和旅游与涉外事务系联合举行的每周一次的“校园英语角”更是一个锻炼口语的好平台,在这里可以和外教直接交流,提高同学们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我们不定期地邀请外教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举行专题讲座等,如本学期邀请外教Megan夫妇作的题为“The American College Experience”的专题讲座,外教的讲座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很受学生欢迎。我们会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锻炼机会。
记 者:您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多年经验,也深受学生欢迎。请问您是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想要提高英语成绩,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同学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蒋老师:我理解的教学是知识和情感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交融。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热爱、关心、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他们多一份鼓励,少一点指责,这是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前提。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和教学内容处理的恰到好处,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步入社会时才能尽快适应社会。
另外,自主学习也很重要。上次去英国访问期间,英国学生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学习知识并不完全依赖老师,例如有时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不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开一个单(make a list),列一些书名或杂志名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查找,概括总结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回到课堂,各自就自己查找的结果发表观点,教师作点评打分。一位英国老师曾这样说:“老师不应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方面英国的教育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适当地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利用寒暑假做些兼职,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积累社会经验,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及动手能力,是步入社会前不可缺少的功课。值得注意的是因人的精力有限,不可盲目参加过多社团,做兼职也应尽量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才能使书本和实践知识互补。
记 者:大学英语教研室在未来的教学中有什么目标和规划吗?
蒋老师: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使我们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面临的是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大幅减少(从200学时减到120学时),而学院下达的英语过级率不变(大家知道,学生修完英语课程后要参加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俗称“过级”),如何在大幅缩减课时后,又要完成学院规定的过级任务,目前一直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我们的办法是突出“实用第一,应用为主”的原则,精选教材,整合内容,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所学专业,教学内容尽量与考级内容相结合,与各种英语大赛相结合,以考促教、以赛促教。培养更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性人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