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热点排行榜
分享到:
院部动态

马院师生赴郧西开展“坚持人民至上,赓续长征精神,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教学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阅读:发布:2024-04-08

新闻网讯(文/马瑄 图/刘明明 柴文鑫)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3月30日,在清明节前夕,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领导和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2023级各班思政课优秀学生代表80余人,赴郧西县开展了“坚持人民至上,赓续长征精神,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专题实践教学活动。这是本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开展的系列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之一。

烈士纪念碑前

上午9时许,郧西革命烈士陵园松柏苍翠,丰碑耸立。全体师生面向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金色大字的烈士纪念碑整齐列队,默哀3分钟。随后,王晓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了一节《郧西县的光荣革命历史》微课堂。郧西是“湖北解放第一县”,全县共有2409名革命烈士。在长征时期艰苦的革命岁月里,当地涌现出刘世让、丁敬礼、魏茂顺等一大批积极投身革命,坚定不移紧跟中国共产党、紧跟红军的优秀儿女。李先念、徐向前、贺龙、程子华、徐海东、刘华清等开国将帅在此为创建共和国留下了光辉事迹。两位同学缓缓抬起写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的花篮,摆放在烈士纪念碑基座上。廖继红、马莉娟两位老师缓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整理毕,全体师生缓步绕行一周,瞻仰烈士纪念碑,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和深切思念。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2021年,郧西被列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县。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长期研究红二十五军长征及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的郧西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李仁喜,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红二十五军在郧西的战斗历程。1935年1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郧西,在关防乡二天门村设立红二十五军司令部。1935年2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召开会议,决定更名为“鄂豫陕省委”,同时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红军队伍。到1935年5月初,红二十五军内部从2980人发展到4000人,是红军长征时期唯一一支人员不减反增的队伍.。在一张红色传单前面,大家纷纷拍照,这就是1934年12月,由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和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商议起草,时任红二十五军军部秘书兼宣传科长刘华清刻印的《什么是红军》,上面写着“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红军与穷人关系特别亲……”。这张传单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人民群众亲密无间鱼水情的见证。

宣誓

参观结束时,同学们在长征文化公园(郧西段)纪念墙前庄严宣誓:“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牢记校训:‘明德、自强、敬业、崇技',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时刻准备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纪念馆合影

随后,同学们来到位于天河工业园区的郧西精诚汽配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经理王昌国在带领同学们参观各条自动化生产线的同时,介绍了公司以智能改造、数字转型为关键支撑,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创新的情况。2023年以来,公司紧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机加工投入5条桁架自动线,研发制造新能源差速器产品,公司主导产品乘用车差速器壳体可年产280万件,直接应用于长城、吉利、奇瑞、华晨宝马、长安福特等车型,同时借助麦格纳国际采购平台出口欧洲。公司董事长谢有华也热忱欢迎同学们将来到公司工作,并介绍了郧西县和公司对大学生的优惠待遇,

郧西精诚汽配有限公司

下午,在郧西县上津镇领导的积极协调下,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兼石庙村支部书记庹文章带领全体师生参观了正在开发的上津古城后,来到成功入选2023年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的上津镇石庙村,继续开展实践教学。规模宏大的菌棒制作车间、乡镇罕见的现代艺术展览馆、已经实现垃圾分类的人居环境治理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连呼“没想到”。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石庙子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五共”理念,不断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乡村建设“六件事”,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发展写生服务、香菇黄皮椒种植、上津道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美丽乡村·魅力石庙”山水图。

菌棒车间

在石庙村诚友(上津)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密密麻麻、整齐摆放的数十万根香菇菌棒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连呼“没想到”。庹文章副镇长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香菇菌棒的制作工序、科技支持,以及订单农业情况。该村健全“支部+市场+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集体资产入股+市场主体运营+农户共同参与”的模式,免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当地村民增加了一份可靠收入。

用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写生艺术展览馆,一幅幅现代风格的高品位画作,再次让同学们“没想到”。该村利用毗邻上津古镇的优势,复建水码头古建筑10余栋,同步复建“上津道”廊道、古亭台、观景台、古池塘等特色历史文化景观,收集民间文物打造上津道博物馆,打造了“上津道”乡村旅游观光项目,并进一步吸纳武汉、十堰等地高校师生开展美术写生,盘活写生和旅游经济。短短的几年,写生服务产业累计接待高校学生1万人,公司营业额达100余万元,村集体实现经济年增收达10万元。

现代艺术馆

同学们更没想到,在大山深处的石庙村,现在却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这是该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经庹镇长介绍,该村积极开展最美庭院创建评比活动,激发群众自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将村庄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成立卫生评比专班,每月25日定为“清洁日”,定期开展环境整治,持续打造山清水秀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做活“山水”文化。

责任编辑:熊超
  • 新闻热线:0719-8126196
  • 传真:0719-8126022
  •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