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通讯员 侯邦飞)近日,生态环境学院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智慧环保装备技术专业学生到丹江口市、十堰城区开展现场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3月13日下午,环境监测技术专业40名学生在专业老师带领下来到丹江口市。在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该中心运用“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对全部入库河流水质、及重点排污企业运行状况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通过卫星看、监控盯、无人机巡,实现对库岸线和入库河流异常情况的巡查监控。通过智能事件处置系统实时上报、分办、处置、督办,打通事件处置全链条、各环节,确保各事件闭环管理,可查询、可追溯,让水质安全可视、可控、可治。
丹江口海创绿能环境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采用自动化处理设备,每年可助力处理生活垃圾约36.5万吨,年发电量预计达1.8亿千瓦时,各类环保排放均优于国家标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现了丹江口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水都”建设,对于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具有重要意义。师生与公司人员现场就技术、工艺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互动。
3月17日,2023级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智慧环保装备技术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师带领下,来到十堰市生态环境集团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人员对厂区基本情况、工艺流程及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等内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城市污水处理有了一次较为直观而深刻的全面认识。参观过程中学生详细了解了污水的主要来源、处理规模、各工艺单元的处理方法及主要控制参数。现场实践教学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现场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眼界,更是进一步树立大家对从事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真正地给学生上了一堂深刻而生动的专业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