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热点排行榜
分享到:
高职前沿

[理论研究]利益相关者视野中大学的责任

来源:新闻网阅读:发布:2011-03-23

李 福 华

(青岛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 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国家、社会、学生、教职工、 校友、 大学科研经费提供者、 产学研合作者、 贷款提供者等。大学的责任是要维护和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度和法律是保障大学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大学责任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公司治理时提出的一种理论主张,被广泛地用于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等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 ,公司治理问题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一种 “股东至上” 理论 ,其基本命题是: (1)股东应该拥有控制权; (2)管理者负有单独服务于股东利益的信托责任; (3)企业的目标应该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却主张:(1)所有的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分销商、供应商、贷款人、消费者、监管者、政府等)都有参加企业决策的权利; (2)管理者负有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信托责任; (3)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促进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考虑其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并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目标不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集体利益或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与企业相比 ,大学(本文主要指公立大学)是一种更加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因为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股东 ,没有人能够获得大学的剩余利润 ,每一个人或每一类人(如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都不能对大学行使独立控制权 ,大学只能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控制。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第二层次是校友和财政拨款者;第三层次是与学校有契约关系的当事人 ,如科研经费提供者、 产学研合作者、 贷款提供者等;第四层次是当地社区和社会公众等。

第一层次的利益相关者是核心利益相关者。教师肩负着教学、科研与为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学校兴则教师兴。学生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和产品 ,学校发展意味着会有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 ,意味着学生文凭的升值 ,意味着学生好的就业前景和好的未来收益。管理人员是大学运行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服务者,大学发展意味着他们会有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与敬仰 ,会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感。

第二层次的利益相关者是重要利益相关者。校友是学校已经输出的产品,但校友始终与母校有着深层次的联系。母校的发展意味着校友文凭的升值。由于大学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政府始终是大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如果大学发展 ,则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拨款在扩大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 ,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第三层次的利益相关者是间接利益相关者。科研经费提供者的提供对象是学校的科研人员 ,科研人员的水平和责任心是研究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毋庸置疑 ,学校的科研设施、管理水平和组织文化对研究能否取得成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发展得好 ,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有利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进而也有利于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 ,有利于发挥科研经费的最大效益 ,从而使科研经费提供者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样 ,学校的发展会给作为学校产学研合作对象的企业一方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利益 ,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企业的直接利益。学校的发展也能降低贷款提供者的投资风险 ,保护贷款提供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层次的利益相关者是边缘利益相关者。现代社会,大学已融入所在社区的生活 ,大学的发展会给所在社区带来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利益。例如大学发展可以拉动当地消费 ,可以通过大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其他形式的社会服务促进社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大学发展也可以扩大当地社区的社会影响 ,提高社区的知名度。社会公众 ,一方面作为纳税人与学校有着一定的经济上的联系 ,另一方面 ,大学的发展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进而保护和增进社会公众的利益。

二、 大学的责任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既然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大学的决策就应当权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大学的目标应当是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而不能以某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例如 ,我们不能以教师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大学的决策不能完全为教师的利益服务。我们也不能以学生的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 ,培养学生不能不计成本 ,不能牺牲教师、管理人员的利益。我们也不能以管理人员利益最大化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大学的决策必须在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 ,我们认为大学应当担负以下责任。

1.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国家和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大学对其承担责任有特定的原因 ,博克将之归纳为三种。首先 ,大学近乎垄断了某些类型的有价值的资源;其次 ,大学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专长和能力是其他社会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再者 ,大学接受政府的巨额资助 ,这些资助的钱来自纳税人 ,因此大学有责任回报社会 ,帮助社会解决问题。

第一 ,教育和培训的责任。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乃亘古不变之理。大学要以育人为根本宗旨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高素质人才。同时 ,大学应加强培训工作 ,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多种形式向社会提供高等教育服务。

第二 ,知识贡献和学术责任。大学的本质就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 ,传承、 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因此 ,大学应把知识创造和学术责任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神圣职责 ,把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作为维持自身活力的源泉 ,把学术价值作为其必须拥有的最基本的价值。当前 ,大学既要高度重视把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又要自觉地开展原创性研究 ,进行自主创新。

第三 ,服务并引领社会的责任。大学在服务社会时不仅要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 ,而且应自觉地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在引领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大学 ,作为一种与政治、经济机构并肩而立的文化机构 ,应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的力量 ,对现实社会中的不良倾向进行批判 ,不仅在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判断和决策上,而且在人们区分善恶、 建立信念和认识真理上,都要代表 “社会的良心”,成为发展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第四 ,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的责任。前述的三种责任主要是从学校的外部输出或职能方面而言的,就大学内部管理而言 ,学校也有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的管理责任。虽然大学没有类似企业股东那样的所有者 ,但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于纳税人 ,大学在承担上述三种责任的同时 ,不能不计成本 ,不讲效益。为了维护纳税人的权益 ,对国家负责 ,对社会负责 ,大学也要加强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千方百计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

2.对学生的责任

学生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 ,是大学学习的主体 ,也是学校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大学应当对学生承担起以下责任: (1)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这是学校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包括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设施、 图书资料和校园文化氛围等;要不断加强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若学生在接受教育服务的过程中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害 ,学校有责任依法赔偿。(3)及时向学生告知学校的真实状况。学校要把有关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发展状况、 学生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 资源状况、 课程设置以及经费投入和使用等基本情况向学生公布或通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学生作为学校教育成本的分担者 ,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将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 ,包括学校的教育经费有多大比例用于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日常教学活动等情况告知学生。(4)学校要接受学生的监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 课堂教学质量 , 以及学校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和利用效率等有进行监督的权利。作为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与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学生并非 “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的交换关系,而是消费者根据经营者的 “服务介绍”和承诺 ,预先付费,然后接受学校教育服务的过程 ,因此 ,学校主动接受学生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5)学校有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6) 学校有责任向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及其他服务。学校应当向学生进行就业知识培训和就业指导 ,提供就业咨询 ,应当为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贷学金或助学金。

3.对教职工的责任

教职工是学校主要的办学力量 ,学校要对教职工切实承担起以下责任: (1)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的素质 ,加强思想教育、 法制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加强对教职工的业务知识培训 ,使教职工能够适应岗位的要求 ,承担其岗位职责。(2)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 ,为教职工发挥才能提供有效的舞台。(3)学校要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 ,使教职工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工作中去。(4)支持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4.对校友的责任

校友既是学校的利益相关者 ,也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校友既能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也能够为学校发展提供精神上、 道义上和舆论上的支持。与此相适应 ,学校也对校友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1)要组建校友之家— — 校友会 , 为校友工作的开展和校友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2)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友信息库 ,加强与校友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联系;学校要举办相应的校友活动 ,如组织校友聚会、 评选杰出校友、 编辑校友通讯录和建立校友网站等等。(3)学校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 ,促进校友的发展。5.对大学科研经费提供者、 产学研合作者、 贷款提供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大学有责任为科研项目承担者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工作条件 ,有责任督促大学的有关科研项目承担者认真履行科研合同 ,高质量地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同样 ,大学也有责任为产学研合作大学一方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制度保障 ,支持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提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大学要开拓思路 ,不断进取 ,提高自己的偿贷能力 ,切实保障贷款提供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三、 大学利益相关者的责任需求和供给

1. 大学利益相关者的责任需求: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及维护在我国 ,伴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推行和高校扩招,有关教育乱收费和教育质量下降的话题越来越多,也引起大学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益相关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必然增强对大学承担责任的需求。(1)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审计和教学质量评估。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举办者和出资者 ,为了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需要对高等学校的收支状况和办学效益进行审计和监督 ,需要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目前 ,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的审计工作正在逐步加强 ,特别是对校长的离任审计等工作已经制度化和规范化。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检查评估也开始制度化、定期化 ,除了各种形式的不定期检查评估外 ,教育部组织的每 5 年一次的大规模教学评估制度已经建立和推行。(2)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大学生希望了解学校的经费支出状况 ,希望参与学校的有关管理和决策 ,希望大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校友了解母校发展状况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校友要求及时了解母校的一些重要决定和重要事项 ,希望母校不断发展壮大。(4)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越来越关注学校的收费制度和办学状况。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要求大学规范管理 ,完善收费制度 , 要求大学既要重视教育公平 ,又要重视办学效益。(5)教职工越来越重视学校的声誉和个人的收益 ,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教职工既要求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办学声誉 ,也要求学校为教职工的个人发展创造条件 ,并要求学校不断增加教职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

2. 大学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主动供给:大学的自觉行动

大学在管理过程中主动邀请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和监督大学决策 ,是大学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一种自觉行动 ,也有利于调动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和支持学校建设的积极性,为加快学校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内外环境。事实上 ,美国的许多公立大学的决策机构中已经吸收了各种利益相关者。例如加州大学评议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 ,评议会成员一般包括职务成员(州长、 副州长、 议会发言人、 公共教育监督官、校友会主席、校友会副主席、加州大学校长) ;指定成员(由州长征询顾问委员会决定成员人选) ;学生代表(评议会指定一人 ,全权参与) ; 教师代表(由学术委员会正、副主席担任 ,无表决权 ,可参与一切讨论和决策) 。评议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裁决涉及大学教育方向、重大的设施性建筑和改革之类的决策;接受州财政拨款和各项公私赠予 ,监督大学的财政支出与实施;任命和指定大学的校长、各分校的校长、各机构的主管负责人 ,监督大学行政方面的管理和实施等等。

我国的大学也越来越重视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听取学生、校友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意识到通过适当方式主动吸收各种利益相关者参与和监督学校决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性质出发 ,我们认为中国大学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时可以增加一个由各类利益相关者参加的评议监督机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这种评议监督机构不一定要像美国的公立大学那样成为学校的权力机构 ,但作为一种监督机构一定要有各方利益相关者参加 ,要能够起到有效监督大学决策者的决策行为 ,切实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的作用。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学校的决策机构吸收少量的学生代表、校友代表、 当地政府代表等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

3. 大学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供需协调: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与强制

制度和法律在大学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供需关系中起着协调的作用。对于大学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供给 ,一方面引导大学自觉承担起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另一方面可以强制大学承担利益驱动不足的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如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 对学生的安全保障等。

作者简介:李福华(1963 —) ,男 ,山东寿光人 ,青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研究。

(原文刊载于《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
  • 新闻热线:0719-8126196
  • 传真:0719-8126022
  •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