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热点排行榜
分享到:
学校要闻

他们,心怀感恩 自强成才

来源:本站原创阅读:发布:2008-04-14

他们,心怀感恩 自强成才

——学院举行“自强与感恩”心得交流汇报会

新闻网讯(记者朝阳余桐)4月11日下午,国家奖学金颁奖大会结束后,举行了以“自强与感恩”为主题的心得交流汇报会。来自各教学系的8名学生代表讲述了他们艰辛的成长经历、自强成才的心路历程以及受到国家和学院资助后的感恩之情。每位同学的讲述真实感人,赢得台下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和满框泪水。本网刊发他们的主要事迹,希望引起更多同学的共鸣!

演讲者主要事迹

生化与环境工程系2006级唐克静,预备党员,其父亲下岗,母亲无业,且双双患病,面对困境,她坚信“能力最重要,劳动最光荣”。她负责打扫的教室,坚持每天3次去保洁,辛勤的劳动给师生创造了清洁的学习环境。被称为“阳光女孩”的她常说:“关爱让我懂得了真情和责任,我也因此快乐的付出。” 200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荣获国家奖学金。

计算机工程系2007级祝艳梅,出生于普通农家,高一时父亲患病去世,为供她们姊妹上学,母亲离乡打工。为筹学费,替母亲分忧,大学的第一个春节为打工没回家。打工经历饱含了苦涩与收获,她为自己经历了职场,战胜了孤独、怯懦和辛劳而自豪,她说“苦难是人生奋进的宝贵财富”。2007年获国家二等助学金。

庄林红,电子工程系2006级学生,单亲家庭,父女俩相依为命。父亲的鼓励,使她来到了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期间他不与别人比吃穿,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在2007年上半年荣获国家奖学金,下半年又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在荣誉与鼓励面前她心怀感恩,传播爱心,为电子系设立的贫困资助基金捐出2000,用来帮助其他困难学生。她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刘铁刚,2007级汽车系学生,出生于湖北随州一个农村家庭,7岁时父亲去世,姊妹四个在母亲艰辛的抚养下长大,家庭的困境及母亲的坚强使他过早的懂得了生活,珍惜学习,在校期间靠打扫教室卫生和课余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用,以优良的成绩和表现获国家一等助学金。

旅游与涉外系2006级江凤,来自山东德州贫困乡村。去年因意外,她的父亲和二哥同时去世,家中负债累累。全院师生为他捐款三千余元,学校、老师、同学的关爱给了她重返课堂的希望和勇气。她勤奋学习,成绩始终年级第一。她说:“我身上有太多的期待,所以我不能懈怠,我会心怀感恩,在学习、班级及生活各方面尽我所能帮助我身边的人,善待周围的人和事。”

机电工程系2007级黄长江,来子湖北竹山的偏远山村,家中5口人,姊妹三个上学(其中二个上大学),2007年被评为免费生。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在搞好学业的基础上,他从事过各种营销、发传单等勤工俭学工作。他将感恩化为行动,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今天做起,用实际行动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李敏,经济贸易系2007级学生,出生于湖北孝感农村,家中五口人,姊妹三个上学,父亲患病长达15年。为治病,家中负债。面对困苦,她认为只有正视困境、战胜困难,才能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口,她勤奋学习,2007年获国家二等助学金,她靠勤工俭学及多方面的努力,交清了学费,这既是一种诚信,更是一种感恩。

徐象,电子工程系2007级学生,生于湖北咸宁农村一个七口之家,兄妹五人靠父母种田,收入微薄,还要供养他和姐姐两个大学生。在校他边学习,边勤工俭学,卖过饮料瓶,打扫教室等,认真做好每份工作。2007年获国家一等助学金,他将感动理解为感恩,将感恩化为行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国家、学院、老师、同学对他的关心和帮助。

新闻背景

2007年,学院共有2000多名学生分享国家、学院300多万元奖助学金。其中学院自筹资金达100多万元,师生捐款4万多元,政府机构、企业捐助6万多元。学生受奖助率超过60%

此外,学院还为贫困生提供打扫教室、网络维护助理、宿管助理等岗位150余个,年度资助贫困生333人;资助中心与学生会勤工助学中心通力合作,为贫困生寻找校外勤工俭学岗位,全年联系41个用工单位,提供了637个校外勤工岗位。

4月份开始,学院通过感恩主题征文、演讲辩论、短信征集、海报设计大赛、Flash动画设计大赛、演唱会、表彰会、文艺晚会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将感恩活动贯穿全学年。让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表达感恩之心,深刻地理解感恩之情。

责任编辑:胡昌龙
  • 新闻热线:0719-8126196
  • 传真:0719-8126022
  •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