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热点排行榜
分享到:
学校要闻

学院首批“教学名师”评选结果揭晓

来源:本站原创阅读:发布:2010-03-01

新闻网讯(记者古月)经各教学系部推荐,院教学名师评审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院长办公会审定以及公示等程序,我院首批“教学名师”评选结果揭晓。他们分别是艺术设计系姚强教授、汽车工程系叶波副教授、经济贸易系程亚兰副教授、信息与智能工程系夏德洲副教授。

链接:“教学名师”主要事迹及成果

姚强工作业绩介绍

姚强,1961年生于湖北郧县,198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结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法国著名写实主义画家克劳德·伊维尔油画材料技法研究班”,1997年结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贝斯特洛夫教授素描教学与油画制作研究班”。现为湖北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

任教以来,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敬业,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从组建艺术设计系初期到现在,二十年如一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担任主要设计课程,课时量在全系乃至全校名列前茅。特别是从1993年担任系主任以后,为艺术设计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体系的改革,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实践性教学为平台”的办学理念,办出了自身的特色。把一个地方院校的小专业,办成了湖北省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的重点专业、国家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在带领艺术设计系教学改革的同时,姚强身先士卒,担任设计基础课程和设计专业课程。是我院的首批学科带头人,他带领同事一起研究、探索着如何从基础(课程)向专业设计(课程)的转换与衔接。围绕着教学体系对主干课程(素描、色彩)作了理论的探讨研究和实践上的教学论证。以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课程内容的递进性,重新构建了艺术设计类素描、色彩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该课程体系的改革成果,在“全国第二届高校室内教学年会”上被邀请作重点发言,与会的几十所重点高校的教授和专家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后被湖北美术学院、江汉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邀请做专题讲座。2007年5月应邀参加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办的“当代国际教育——第一届德国德中建筑、设计与艺术教育论坛”代表中国做专题学术报告。该系《设计素描》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家居装修工程设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艺术设计类专业素描、色彩教材的重构研究》被列入省级教研项目。正在编写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教材,已被定为湖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主持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荣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第六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湖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获奖成果。

近几年,十堰职院艺术设计系师生,在姚强的带动下积极参与湖北省高校多次举办的教学比赛与美术大展中,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一直排在全省的前列,该系多次获“省组织奖”,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他创作的油画作品在教育厅、文化厅组织的四次高校美术作品大展中,力夺三金一银,为高职类院校争了光,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受到国家、省各级领导及专家们的肯定与好评。特别是国家教育部专家组来我院检查评估时,对艺术设计专业评价很高,被誉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中的“拳头”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办的是较好的、有特色的,并评定为“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姚强主任尽心尽责的工作,呕心沥血的敬业分不开的。由于姚强在艺术设计教学与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绩,被省教育厅聘为“湖北省高校美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被省劳动厅聘为“国家艺术设计师资格评审专家委员会湖北省商业展示委员会”主任委员,被省教育学会指定为湖北省“高职高专委员会艺术设计大类十一·五规划教材总编”;并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政协委员、十堰市美协主席。

在繁重教学、管理工作之余,在专业研究上也做出了突出的业绩:2006年1月,出版了教学改革文献专著《山野清风》;多篇教改及美学论文在国家、省级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美术作品多次在全国、省级各类大型展览中参展、获奖,并在国内外学术性较高的画册中发表:1994年9月油画作品《静物》参加《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汇展》获优秀奖,获《湖北省教师优秀美术作品汇展》一等奖,被录入大型画册;1994年11月油画作品《新生》参加《首届中国油画静物展》获金奖,被世界一流画廊——英国嘉士德拍卖行选中,参加香港95春季拍卖会,卖出该画展最高价,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出版的大型画册的前言中对该画有专文评价;油画作品《四月·海岛》,1995年9月参加《中国油画风景大展》被作为优秀作品参加多国巡回展,并录入大型画册;1989年5月,作品《装配》作为优秀设计作品被录入《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全集》;油画作品《雪域·女人》,1997年9月参加《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2001年参加《湖北省教师优秀作品大展》获银奖;1999年10月油画作品《苍生》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湖北省展览》;2002年5月油画作品《喜玛拉雅人》参加《湖北省小幅油画,雕塑作品展》获最高学术奖;2003年7月油画作品《塬上牧歌》参加《湖北省高校美术作品大展》获金奖、2003年7月参加《湖北省第二届油画展》获油画艺术奖、并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精品作品展》;2004年7月油画作品《恒河沉沙》参加《湖北省第十届美展》获优秀奖,并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2005年9月油画作品《岁月流痕》参加《湖北省第二届高校美术作品大展》获金奖。

由于姚强的油画作品多次参展、获奖,参加国际性巡回展览、拍卖,为国争了光,并引起国际画坛关注。1997年6-8月应邀前往马来西亚中央美术学院、吉隆坡美术学院进行交流、考查。1998年9-12月应美国纽约克柯兰艺术中心邀请,前往交流、讲学。2001年10-11月参加湖北省艺术家访问团,应邀赴欧洲九国作艺术考查、访问。2007年5月应邀参加德国举办的国际设计教育论坛,并做专题学术报告。

由于姚强有较强敬业精神,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2003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被十堰市市委授为“十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被市政府授予“政府专项津贴专家”;被十堰市团委、组织部、宣传部等评为“百名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该业绩曾被省、市传媒多次作过专题宣传报道。

叶波工作业绩介绍

叶波,男,1970年3月生,副教授,汽车工程系主任。1992年6月,毕业于武汉工学院汽车系专用车辆专业。现为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带头人,湖北省示范高职立项建设单位汽车运用技术重点建设专业负责人,汽车运用技术省级重点专业负责人,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奖励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责任人,《汽车拆装与调整》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汽车构造》湖北省精品课程负责人,省级教研项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负责人,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维修教学团队”负责人。

先后主讲过《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并指导过多届学生的课程设计、汽车维修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在教学中,能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知识与工程问题相结合,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特别注重树立学生创新意识。组织教学认真细心,讲授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并能够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广大师生好评。主持主讲的《汽车构造》课程先后被评为院级优质课、精品课,2007年获湖北省精品课程。《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获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不但填补了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空白,而且也填补了十堰市高校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空白。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三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注重汽车维修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了科学研究,有“NTC温度传感器在富康轿车上的应用研究”等十余篇论文在《汽车科技》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

注重社会服务,常年担任亨运集团汽车试验中心技术顾问、万洲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技术顾问职务。

2008年12月,《汽车拆装与调整》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

2007年9月,《汽车构造》课件全国高校课件大赛优秀奖,课程负责人;

2006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奖励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负责人;

2009年1月,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被授予“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称号,负责人;

2007年8月,《汽车构造》湖北省精品课程(鄂教高[2007]11号),负责人、主讲教师;

2009年5月,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维修教学团队”,负责人;

2006年6月,湖北省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领队、教练;

2008年9月,湖北省示范高职立项建设单位汽车运用技术重点建设专业,负责人;

2009年4月,“高职教育‘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实践研究”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主要参与人;

2009年3月,十堰市五好家庭;

2005年12月,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迎评创建先进个人。

程亚兰工作业绩介绍

程亚兰,女,1965年12月9日出生,湖北麻城市人。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财务与会计专业,大学本科,经济学学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会计教研室专职会计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财务会计及审计理论与实务。主讲的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基础”等。课余时间先后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基础会计》、《企业会计》、《审计》、《会计模拟实训教程》等教材及相关习题的编写工作。 公开发表在《财会通讯》、《事业会计》等刊物的教学研究论文10多篇。2008年本人参与主持的《小企业会计问题研究》获省会计学会重点会计课题三等奖;2009年由本人负责的《初级会计核算》被省教育厅评为精品课程;2009年还获得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大赛二等奖和湖北省首届高职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本人先后参加了1989年全国第一届和2000年全国第二届会计知识大赛湖北赛区选拔赛,在第二届湖北赛区选拔赛中取得了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并担任了2007年全国第三届会计知识大赛十堰地区选拔赛的评委及十堰代表队的教练。圆满完成了会计行业的社会培训任务,先后为市会计局、市税务局、市财政监督办、市审计局、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近万名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培训。同时还承担了每年一度的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十堰地区的考前培训任务。本人被市注册会计管理中心聘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师资,是十堰市内部审计师学会会员,2009年任十堰市会计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从事教育工作20年,坚守“孜孜不倦作学问,勤勤恳恳为人师”的做人的原则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人生信条;“让每一位学生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她事业的目标。

她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学习,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并坚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已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她认为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尤显重要。在工作生活中,她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不以成绩定优劣,对每一位学生都予以关注。公正、公平、真诚、无私与爱心赢得学生的钦佩、喜爱、尊重与亲近,在每一次的学生评议中都得到较高的评价。

夏德洲工作业绩介绍

夏德洲,男,1963年3月出生,汉族,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计算机专业副教授,电子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学院首批“双师素质”教师、首批骨干教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专业带头人。现任十堰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系主任、党总支书记。湖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工学学士学位。1981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十堰市半导体厂、十堰市五交化公司长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1994年1月调入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曾任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主任,计算机中心副主任、主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主任等职。

担任《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主讲工作。《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接触控制》优质课获十堰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负责建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被评为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优质课程和2007年度院级精品课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被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2008、2009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主持的“2CW硅稳压二极管无金工艺改造”项目获十堰市科协二等奖,先后担任湖北高职“十一五”规划教材《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程》、“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新编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与实训》等教材的主编,公开发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浅谈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基于J2ME的手机应用程序界面的描绘》等论文近20篇,其中《起重机载荷限制器设计例谈》论文获十堰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叁等奖。《高职公共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教研项目获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湖北省第六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研究报告类)(证书编号:528),“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获2009年院级教学成果奖。

为湖北省高教学会高校计算机专委会会员,湖北高职“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委会(计算机类)委员,十堰市电子信息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十堰市家电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副会长,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评审论证专家组成员、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1997年被十堰市教委、十堰市人事局评为“十堰市优秀教师”,2006年被中共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被中共十堰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3年被中共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主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效果好。主讲课程属省精品课程,自编本门课程的校本教材或辅导教材。直接面向在校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或实训(验)教学工作。

1.主持本专业课程标准的制订或审核,组织本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主持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两门省级精品课程的课程标准制订和审核,完成《网络管理实践》等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审核;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的组织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2.积极组织本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两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已完成学习领域开发并实施。

3.两年内成功申报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并获得通过。

4.设计并实施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两门省级精品课程考核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

5.主讲课程的自编教材及教学资源库全部上网,方便了学生的课外学习,保证了作为省级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

6.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发、引进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近三年来,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平均得分为91.2分。

7.指导青年教师1名,被指导教师吴佳湄在督导简报2009年第1期“2008年教师专业水平能力测试工作小结”中受到表扬。

8.每学期开展对青年教师的业务指导和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和能力的培训,指导和培训本专业教师授课和课程改革为常态。

在教学改革中:1.参与制订并实施了具有十堰职院特色的“211”课程体系结构模式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设计,完成了学院30个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和16门学习领域课程评审。

作为学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评审论证专家组的一员,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利用这一良好的学习机会,一边向其他专家学习,一边努力思考和实践。和全体专家一起制订并完善了具有十堰职院特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标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评审标准》,参与创新了“211”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制订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模板》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能力评审标准》;完成了学院30个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和16门学习领域课程评审。还深入系部与课程体系、课程建设的教师共同探讨建设中的问题,为学院的内涵建设提升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做了贡献。

2.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创新了十堰职院精品课程建设模式,形成了我院课程建设的特色,课程设计思想和做法与网站建设方式受到广泛关注和借鉴。

2008年作为省级精品课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负责人,针对国家精品课程08指标体系提出的新要求,边学习边实践,率先引入“课程源于企业、技能针对岗位,课程模块化、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思想和做法,率先设计并完成精品课程说课,这些做法在后来的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借鉴;2009年他又作为《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提出并践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学校企业一体化课程实施”的做法,把课程的系统化设计与校企联合实施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胡昌龙
  • 新闻热线:0719-8126196
  • 传真:0719-8126022
  •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