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热点排行榜
分享到:
学校要闻

首届“一村多名大学生”返校赏樱 畅叙母校情

来源:本站原创阅读:发布:2016-03-31

新闻网讯(记者壮戈 曾晨 曾刚)樱花为伴,体育馆内挥洒青春与汗水;聚首母校,报告厅里畅谈心声、分享收获……3月30日,十堰市“一村多名大学生”学员“樱花时节母校行”活动启动,来自丹江口教学区的180余名新型农民大学生集中乘车返校,汇报学习体验收获。

活动仪式在科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朱秀清,市委人才办主任黄五清,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新,市科技学校校长邓东生,我院党委书记顾善远、副院长唐大超出席活动。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一村多名大学生”学员代表、农技专家及市人才办、农业局、湖工职院和市科技学校负责人畅谈教育教学及农村脱贫致富办法,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中,大家发言既认真又踊跃,会场气氛格外热烈。

“马老师前些时候带大家到丹江口核桃养殖基地去参观,专家手把手教我们修剪、嫁接、环割等技术,我们觉得很实用,希望多开展一些这样的课程。还有我们学员中70%的都是‘村两委’干部,能不能多开设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课程”。竹山县秦古镇荆竹村支部书记饶正中发问言辞恳切。市科技学校副校长李和平连忙接过话来:“不光是行政管理学,还有前面同学提到的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以及农村基层工作实务等课程都已经纳入了教学计划,是在下一学年的课程设置当中。”

“在农村,种植人才一批、养殖人才一批、产品加工人才一批,但会谈判、会做生意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我建议你们多在这方面下功夫”、“开展特色养殖,要在品牌打造上卯足劲,‘马头山羊’、‘郧巴黄牛’、‘郧阳大鸡’这都是十堰响当当的品牌”、“教学中还应多加入一些专业合作社的考察活动”……市农村经管局副局长徐炳坤,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市畜牧局山羊产业办公室主任王军,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魏建军等作为农技专家,面对学员们提出的各类种植、养殖问题,现场把脉支招,畅谈市场政策、信息趋势及种养大户的成功案例。

在座谈中,院党委书记顾善远主动向学员谈起少时经历,勉励学员们勤学、巧学,扎根基层,并与学员相约要为他们上一次党课。院长陈海峰坦言参加座谈,深受启发和思考,将联合市科技学校进行梳理总结,将切实可行的意见纳入教学计划,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市委人才办主任黄五清则就扶持“一村多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情况及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了详细说明。十堰市科技学校校长邓东生介绍了“两主一辅”(即专业教育、视频教育、活动教育)人才培养情况。我院环境工程系主任黄镜潮就对接及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围绕整合资源、联合开展项目、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为近距离感受母校的校园环境、学习生活、专业建设、文化活动,学员们在环境系师生的引领下,沿着知行大道拾阶而上,沿途欣赏了慧智广场、遇湖、万木林、樱花长廊的景色,品尝了食堂的饭菜。同时,学员们还参观了校内国家级实训基地——艺术设计大楼和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湖北小蜜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汽配人网等优势电商企业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感受到了系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火热场景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在体育馆内,“一村多名大学生”学员们与环境工程系学生进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双方队员你来我往,在激烈的对抗中既赛出了较高水平,又增进了友谊。

据了解,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为全市培养1000名“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能带富”的新型农民大学生。人才培养任务由我院和市科技学校共同承担,专业为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分种植、养殖和电子商务等专业方向,并根据农闲农忙情况设定了三时段教学方式,此次活动结束后学员将根据各自情况开展新一轮的岗位实践。

责任编辑:曾晨
  • 新闻热线:0719-8126196
  • 传真:0719-8126022
  •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