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开幕,18日下午,学院举行“10月份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贯彻十九大”活动,师生们以支部为单位,认真讨论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交流了自己的感想和认识。
院党委书记魏文芳在机关一支部讨论活动中表示,党的十九大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气势磅礴、博大精深,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聆听了总书记报告,使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一是回望过去,信心满满。过去五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具有挑战但建设成就最为辉煌的五年,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多、最真切的五年,这一切根本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英明领导,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二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尽管第一个百年目标近在眼前,第二个百年目标已绘就蓝图、打好基础,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仍然复杂、艰巨。我们唯有始终筑牢“四个意识”,始终坚守“四个自信”、“四个定力”,积极投身“四个伟大”实践,才能保障党和人民宏伟大业顺利前行。三是立足本职,创新发展。我们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院的实际情况,接地气地把十九大精神落地落细落实在本职工作中。按照总书记的讲话,高等教育承担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我们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同学们能去主动接受,要在教育教学艺术上、技术上多想办法。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内部治理等方面改革创新发展步伐,进一步实施“质量强校”战略,推动学院事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艺术设计系主任姚强表示,习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一个文化艺术工作者,坚持紧跟中央的政治方向,用自己的热情、激情高唱振兴民族文化的赞歌,为民族文化的创新、创造作出贡献。
环境工程系党总支书记胡菊表示,习总书记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报告,内容全面,用“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各族人民”、“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等朴实、接地气的语言总结了过去5年来的伟大成绩,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明了将来的发展方向。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对社会主义道路、对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
思政课部教师蔡新华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带进课堂,如报告中的“新起点”、“新提法”、“新思想”、“新名词”等;总书记对于青年人的寄语和希望可以在思修课堂重点讲解;可以结合“7.26讲话”的内容,将十九大精神凝练并引导学生体悟;报告中对国家主权的阐述,反对台独的态度可以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衔接;提出的“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战略,能鼓励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踏实学习技能知识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建筑工程系2015151班学生侯东表示,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用理论武装自己,用实践丰富自己,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波澜壮阔的大潮中,将高举十九大旗帜,迈步向前,正确选择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新闻网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