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职院“三育人”工作系列报道之七
遇到这样的辅导员是我们的幸运
——十堰职院学生辅导员工作简记
本报记者党立杰魏欣通讯员李辉胡昌龙
学生辅导员,一个朴实的称呼,一个平凡的岗位。在十堰职院,辅导员已成为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指导学生规划学习,设计人生,关注学生的言行,为他们解惑,帮助他们迈过一道道沟坎,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们这样赞道:遇到这样的辅导员是我们的幸运!
“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肖老师的学生!”这是2002年6月,十堰职院一名肝癌学生临终遗言。在这个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中,记者认识了“湖北省高校优秀辅导员标兵”肖雅琴。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提起初做辅导员的感觉,肖雅琴感慨万千:“我曾经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2001年9月调到职院当辅导员,头半年对这个职业没找到感觉,可渐渐地发现我竟如此酷爱这份职业。七个春夏秋冬,我和我的每一届学生都结下了今生难忘的友情。这名肝癌学生自幼父母双亡,入学不久我发现他气色不对,带他到医院检查身体,没想到……”
在旅游与涉外事务系辅导员办公室陈列着一幅红底黄字鲜艳的“雅教润心琴瑟和谐”匾牌,这块匾牌记载着一名学子曾经茫然的生活,更见证着他成功的喜悦。石斌,2003年留级到肖雅琴班上,他曾整日混迹于网吧、酒吧,身为教育工作者的父亲对他束手无策,数十个亲朋好友的规劝亦无济于事,学习了三年,却毕不了业。提起惟一的“老来子”,父母唉声叹气。面对父母近乎歇斯底里的呼喊:“你不成材,也要成人啊!”石斌丝毫不为所动。肖雅琴接手石斌后采取先观察后交流的战术,因材施教,给他“压担子(当班干部)、戴帽子(经常鼓励表扬他)”,用爱和信任使他迷途知返,现在的石斌阳光自信,正积极备考研究生,望着昔日桀骜不驯的孩子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石斌的父亲动情地说:“十堰职院的老师很了不起,我这样的孩子都能变好,还有什么样的学生教不好呢?”2005年夏天在得知学院将迎接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时,石斌父母主动打电话到学校,要求面见评估专家,讲述儿子成人成才的故事,但被学院婉言拒绝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我们就干不好辅导员这项工作!”肖雅琴自然流露出的是对学生们的满腔爱心。每逢周六、周日,肖雅琴都会在家里做一桌丰盛的饭菜,让远离父母的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到家里来,分享家庭的欢乐。她还想方设法给贫困生联系工作,让他们靠自己的劳动解决生活困难。除了经济上的关心、帮助,肖雅琴更注意在精神上给他们关怀和激励,经常推荐他们参加学院、系里和班里的工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在职院和肖雅琴一样深受学生好评的辅导员还有很多:原机电工程系辅导员、现宿管中心副主任郑隆礼,他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天晚上到每个宿舍查房,早上怕学生睡懒觉又挨个寝室叫,他班上的学生到课率都在100%;杨波,一位小巧秀气的姑娘,在学生中有着很大的号召力,学校开展任何活动她的学生总是一呼百应,2007年她所带的06822班被评选为“湖北省先进班集体”;王厚兵,深夜守候迷恋网吧的学生归来,每个节假日都跟学生们在一起度过;陈明超,学生们说她既像姐姐又像妈妈,在新生入学不到一周的时间,每个学生住哪个宿舍哪个铺位都乱熟于心;张志良,40岁出头,被学生称为“父亲”,他在带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工作,及时发现并挽救了一名深陷传销组织的学生……提起学院的辅导员,院长助理、学工部长肖海华如数家珍,恨不能把每个都点到,他给我们讲述了许多辅导员的感人事迹:学生要出远门顶岗实习了,辅导员千咛万嘱一路小心;学生情绪低落了,辅导员千方百计哄他们开心;学生生病了,辅导员嘘寒问暖;学生缺衣少吃,辅导员悄悄拿出工资接济;学生不愿告诉父母的事儿,也全吐露给信任的辅导员,辅导员会帮助他们化解……
十堰职院的辅导员不再是学生们高中班主任的“翻版”。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两次面向全省高校毕业生招聘辅导员,在保证辅导员各类待遇的同时,对于辅导员的学习、培训、考核考评更是不打马虎眼。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三年来,学生政工干部有25人次受到各级表彰,在全校师生中公开评选“三育人”先进个人活动中,11名专职辅导员榜上有名,郑隆礼、王厚兵还被评为“三育人标兵”。
正如不擅抒情的肖海华所言:“我们的辅导员啊,真是特别可敬!可爱!他们用无私的爱带着学子把陌生的校园变为熟悉的乐园,用种种感动点燃彷徨学子的希望!”
《十堰日报》2008年9月17日第二版报道。
链接:htt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