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马必学
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促进内涵建设的全面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努力的方向和工作重点。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针对湖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倾力打造“1+8武汉城市经济圈”等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分析当前高职教育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以领导能力建设为前提,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办学之路,正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等四个方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高职学院。
一、深度融合,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创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高职学院,关键在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深度融合,表现为校企合作面广,合作层次深(由实训场所、设备层面到教师队伍与课程建设层面),合作时间长(由一次性到长期性合作),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双方在资源、设备、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互利互惠机制形成。为此,学院依托地处“武汉·中国光谷”的区位优势和湖北省在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石化、光电子、生物工程、食品和纺织等支柱产业方面的优势,致力于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的形成。经过多年积累,目前学院已基本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合作机制,建立了广泛的企业沟通渠道,形成了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紧密结合的战略协作关系。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学院就曾为葛洲坝集团、平顶山煤矿、海南三亚机场、深圳热工仪表等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在富士康集团、NEC、武汉烽火集团、华中数控公司、深圳华为集团等全国20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并与青岛海尔、华中数控、深圳华为、辽宁金通、武汉丽岛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办以企业命名的订单培养班级。2006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学院牵头,联合全省40多所职业院校和省内外120多家企业组建了湖北现代制造、湖北电子信息和湖北旅游三大职业教育集团,为产学合作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2007年,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学院设立校企合作与职教集团管理处,积极寻求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使运作逐步规范。
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是学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合作项目。该公司10余年来一直与我院合作,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互动共赢。一方面,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院兼职任课,学院派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接受锻炼与培训;另一方面,企业为学院提供了价值350余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学院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合格毕业生优先为企业所用。近三年来,富士康集团共选定1007名学生作为其定向培养的工程师,为这些学生进行免费培训,为这些学生提供助学金;并在我校所有专业中设立富士康奖学金,奖励品学兼有的各专业学生。
多年实践探索证明:校企互动、共建双赢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搭建平台、创新方式是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制度完善、监管到位是校企深度融合的保障。良好的工作机制,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现学院每年为国家培养输送6000多名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二、校企互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
学院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是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将学校教育延伸至企业,使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全面实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并实现其常态化和规范化。
多年来,学院从专业设置开始,就注重与企业和市场接轨,校企共同开发和设置新专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近几年新开设的光电子技术、旅游管理、质量认证、航空乘务、节能技术等十多个专业都是按照行业和企业的要求建设的。目前,学院52个专业中,有国家精品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5个,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8个,其中数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8个等专业成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点专业。为了使人才培养具有市场针对性,学院经常举办与各种企业沟通联系的见面会、座谈会、研讨会,以及企业走访等。如2006年12月,承办了“中国就业力高峰论坛·高职高专峰会暨湖北省200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2007年4月,承办了由国家信息产业部、湖北省政府有关部门、140多所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参加的湖北省信息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论坛等。通过这类活动,密切了校企之间的交流,有力地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
为适应新的形势,学院提出了创新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具体要求是:(1)校企合作贯穿始终——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承担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考核与质量监控;(2)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纳入教学内容——实现“双证融通”;(3)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技能;(4)强化生产性实训——依托各职教集团,建立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5)体现全方位育人的顶岗实习——实习内容是校内学习的延续,合作单位有专门的岗位供学生轮流上岗,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实习指导,学校教师和企业有关人员全程进行管理。根据这个思路,各教学院系纷纷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创新具有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数控专业的“工作任务导向、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的1+1”模式,生物技术专业的“短时制”和“全程式”相结合的订单培养模式,网络技术专业的“3E”模式,空乘专业的“全订单——全过程”模式等。
结合国家示范性院校的建设,学院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常规化、普及化和规范化,在实现“三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三、工学结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是学院建设的核心内容。从1995年开始,学院就致力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2002年,学院在“以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研究”项目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教双证”的教学理念,并分别从专业、职业技术模块、单门课程三个层面全面实行“双证”互通课程改革,该类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质量认证、食品生物技术、旅游管理、商务英语、纺织技术等专业领域得到广泛推行。通过多年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单元教学、电脑设计专业围绕产品制作进行专业技术和理论教学的产品教学方式;以网上商店为依托的电子商务项目教学方式、以各种应用微生物技术为单元的项目课程设计等。在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学院先后建成数控加工技术、冲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旅游企业公共关系等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19门省级精品课程。
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学院打破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以开放式职业教育课程理念为指导,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为了推动这次课程改革,学院先后组织了十余次大型的职教理论培训活动,邀请全国知名职教专家作有关职教课程理论及开发技术方面的专题讲座与实践指导,成立了课程研究中心,形成了以职教研究人员、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为核心的学习团队;以8个示范建设重点专业为龙头,全面启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开发。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针对网络技术不同岗位工作任务,以网站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为基础构建了工作导向课程体系;电子商务专业的《网店建设》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得到了国家专家的肯定;数控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与开发已经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全面展开;生物制药专业已开始与武汉科诺生物农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以抗生素工艺流程为逻辑关系的专业课程。与此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开发8个示范性建设重点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按照高职教育特征建立新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将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41门,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开发具有工作过程特色的教材82部。通过以研促建,教研结合,探索适合学院发展的课程改革之路。
四、刚柔相济,创建柔性化教学管理体系
根据校企深度融合和开放性的要求,学院将教学管理能力的建设目标定位为:建立能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做到教学管理的刚柔相济,实现其“开放性、适应性、标准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进一步健全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相融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早在2003年就引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培养优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质量方针;确立了以“四率” 为主要指标的质量目标,即“双证”率不低于95%、就业率不低于95%、社会满意率不低于95%、学生满意率不低于90%;建立了三级管理与三级督导相结合,教学实施与教学督导评鉴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经过几年的运行,学校管理日益规范,教职工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质量目标得以全面实现。在示范性院校建设中,将按照持续改进的思想,建立和完善适应工学结合的“四方三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四方三层”即学院、企业、学生、上级主管部门四个方面,学院、二级院系、教研室三个层次。通过“四方三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真正实现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开放性。
二是建立健全有企业参与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标准体系,二是以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过程管理标准体系,三是以岗位工作规范为基本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几年来,在运用ISO9000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建立了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手册为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形成了质量管理标准的基本框架,使教学质量管理从模糊走向了清晰,使教学质量的评估更理性、更全面、更具过程性,使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可操作、更可监控,也为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三是改革教学管理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形成柔性化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柔性教学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时间弹性和资源灵活配置。时间弹性是为了适应工学结合及顶岗实习的需要,对教学环节以及时间进行灵活安排;资源灵活配置主要是根据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要求,对教师、教学资料、教学设施、实训实习基地的综合利用,使之具备快速适应性。具体包括建立与各种工学结合方式相适应的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校外实训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完善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制度、考核鉴定制度以及实验、实训场馆开放式管理制度;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等。目前,这项建设已经全面铺开。
五、专兼并举,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学院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双师”团队建设上,按照“素质与结构并举、学术与技能共进”的思路,以开放式的建设方式打造一支开放式的教学团队:通过积极从企业引进人才,输送骨干教师到企业培训,鼓励教师学习深造等。先后派遣50余名教师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学习培训和交流。自2000年以来,学院新增专任教师近400人,其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骨干110余人;企业兼职教师达到2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能够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
为了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学院进一步明确了“素质与结构并举,打造‘双师’教学团队”的人力资源战略,积极建立和完善与教育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相匹配的教师管理制度。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应“专兼并举”战略发展目标的管理办法:一是重视专业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教学团队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教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建设,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二是引进和培养相结合,造就一批在行业和企业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和技术专家;三是以产学合作为桥梁,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讲授的机制;四是以教育部“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推进和湖北省“名师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五是进一步推进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教师特别是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