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热点排行榜
分享到:
学子风采

税晓洁:游走天下的荒野奇侠

来源:本站原创阅读:发布:2007-08-10



游走天下的荒野奇侠

湖北第六届十杰青年记者候选人、我院93届毕业生税晓洁散记

总能不经意的在各类报刊杂志和网站看到师兄的大作,但试着去打听他行踪的时候,他不是在川藏、在甘南漠北,就是去了云贵黔或是中缅越边境,他不是在漂流就是在探险,不是游历就是在考究;还有段时间听说他旅居人间天堂杭州;有时还听说他在著书立卷亦或闭门思过;偶尔,还听说他又醉了一次,或是又出了一本书……圈内的朋友们叫他 “野人”、 “乌干达”,圈外的敬呼为名记、大摄影师、探险家,驴友们恭敬地把他尊为大师、奇侠、英雄……其实,师兄就是师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伙,个儿不高、精瘦、话语不多,偶尔的回母校,总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一身休闲朴素的便装,与你一天就是三次擦肩而过,你也只会当他是个高年级的学友,决不会把他和名人连在一起;但如果我们能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师兄那双像草原鹰一样坚毅、刚强、果敢、睿智的眼,还有他那独特的小胡子。



一个特立独行的青年

引起师兄再次走入我们眼帘的是当前省委宣传部、团省委举行的第六届湖北省第六届十杰青年记者评选活动,他作为十堰市唯一的人选位列全省20名候选人之中。

师兄确实够资格入选。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旅行,组织和参加过大学生自行车万里行、大学生东风汽车质量万里行、大学生希望工程万里行,从90年代起他参加过众多探险活动,如徒步汉江、徒步长江、神农架“野人”考察、雅砻江流域综合考察、雅鲁藏布江科考漂流探险等活动;形成游记文字数百万发表在海内外杂志报刊;师兄一直靠写作维持梦想,从02年起先后出版了多部专著:《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寻找野人--神农架神秘探险之旅》、《我难忘N的个隐秘之地》、《n个隐秘之地》、《发现山岩父系部落》等,还参与《中国徒步穿越》、《藏羚羊旅行手册·湖北卷》等书籍部分章节的编写,2007年《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由青岛出版社再版发行,其专著《长江》、《汉江》即将推出。多年来,师兄一直致力于宣传汉江、宣传南水北调、宣传十堰、宣传湖北,曾获湖北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中国摄影》优秀专业反转片摄影师提名奖等奖项,先后为《中国摄影》美能达摄影师、《华夏人文地理》杂志特约摄影师、中国新闻社签约摄影师、香港亚洲新闻图片社签约摄影师、《旅行家》杂志特约记者、《户外探险》杂志特约记者、《良友》杂志特约记者、《风景名胜》杂志特约记者、《中国乡土地理》杂志特约记者、《中国三峡工程报》特约记者、《成都商报》特约记者、上海《青年报》专栏作者、《中国国家地理》基金项目特约作者等,新浪旅游特约撰稿人等。

其实,以师兄一贯超然脱俗、特立独行的为人,他最是不在乎这些所谓的光环的。我辈乃俗人,喜欢唬头,以此为话题切入,还望师兄见谅。





行者无疆

师兄骨子里叛逆、不安份的血液一直不停歇地在涌动,却一直在做着切切实实的大事。

1985年,一个16岁的毛头小伙,骑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从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周至,途经陕西西安到湖北十堰,耗时半月,跨越秦、豫、鄂三省;尝到甜头的他一发不可收拾,88年,干脆高考也懒得考了,游历海南岛,结果差点误入黑社会;90年,当了2年螺帽工人大哥的他在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下,报考了我院美术系。大学的他,排名老大,既是文学社的骨干,又狂热的迷恋摄影,骑自行车游是税老大的最爱,从1990年起,他和伙伴,有时是一人,游历了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在校时,引起全市轰动的是1992年他组织的大学生自行车万里行和1993年他组织的大学生东风汽车质量万里行。

税老大上大学那阵子正是二汽最红火的时候,很多与二汽有点关联的同学要么都通过倒腾东风车先富了起来,要么想方设法进二汽当工人。偏偏在二汽做工人的他,不仅选择离开二汽回到课堂,而且放着大把的钞票不赚,到处筹钱去搞什么游历和考察,为当时很多人不理解。

毕业后,凭借大量的游记、摄影和文学作品他很轻易地进入了十堰市委宣传部新闻科成了一名干部。“真正的记者是在路上的。”1994年,师兄历时3月,徒步汉江,又历时2月,参加神农架“野人”考察,期间,师兄完成了大量有影响的文字和图片。95年,一次为了荣誉和尊严的长江科考,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成了一个自由人,用师兄的话说是“走到后来也成了我独自一人,但我还是用3年时间走完了上部长江。这一走,就走到了今天。”

后来有人记载当时的情况用这样的文字写到“由于资金的缺乏,旅途十分艰难。一起徒步长江的伙伴从最开始的六七个人慢慢缩减到两三个人再缩减到只剩他一人,行程更因为钱的问题时断时续。有时候就在原地抻长了脖子等着汇款单的到来继续上路,有时候只能打道回府再做准备。三年后的最后一段行程,税晓洁孤独地上路了,他说当时惟一的想法就是不想给自己留下永生的遗憾,毕竟为了这个理想,他已经耗费了三年的光阴以及无法再回头的过往。”但在师兄眼里,这是他迄今为止,最自豪的一件事。再后来行走的路上,欺骗,缺衣少粮、疾病、寒冷、饥饿、泥石流、悬崖绝壁,惊涛骇浪、迷失方向、甚至死望的阴影时时向他袭来,师兄仍然乐此不疲地行走着。

1998年,师兄参与的民间组织历时半年,成功穿越雅鲁藏布江迄今还是惊世骇俗。参与了当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国家队”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王方辰研究员,2007年2月7日在《“天河”搏激的壮歌——读< 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中写到“那是在地球最高的山脉之上,也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中,从5000多米的杰马央宗漂落到墨脱500多米的麦克马洪线。当你梦想漂越急流险滩、瀑布跌水时,谁能预料沉浮翻滚于万马奔腾、激流漩涡中的险情呢?即便给你一把木浆片儿,你觉得自己和肉球又能有多大区别?还得考虑先把命拴在树上才稳妥些吧!”

1999年、2000年,秦岭古栈道考察;2001年,山岩父系部落考察;2002年,神农架“野人”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区山地调查;2003年,汉江生态文化漂流考察;浙江临海、舟山古文化考察;2004年,秦岭古栈道、太白山考察;安徽古徽州徽商文化考察;2005年,贵州黔东南文化调查、月亮山“野人”考察;2006年,汉江“老人洞”相关调查,楚长城调查;南水北调西线夏季考察(长江源、黄河源、可可西里、澜沧江源等)。2007年,南水北调西线冬季考察,沿冰河到达长江正源、北源、可可西里;鄱阳湖生态考察。面对媒体的采访,师兄回答,“我认为,一个人能在喜欢的东西中陶醉,就是幸福的。我不管这样是不是自欺欺人?我愿意这样。我知道我还将四处游历,一直到死。”

游走者的快乐、思想者的痛苦、一个青年的社会责任

在《牛头炉灶 旅驿中最真实的温暖》师兄写道,“我的一位朋友说藏族是俯瞰人间的民族。虽然按物质主义的观点,他们的生活条件让CEO们是绝难理解的,只会激发城里人的同情心而已。但就我个人而言,当我回到城里,这样的照片能让我在暗夜不再孤寂。素不相识的门巴人招呼我痛痛快快放开肚皮吃了几大坨糌粑、喝了几大碗白菜汤,抹抹嘴放下碗,我打开睡袋早早睡觉。——主人给我指了指火塘边靠窗的一块大木板,那是我当夜的床。——我知道那是这间屋子最好的宿处,心中一阵感动。但凭经验我点点头什么也没说,欣然受之。——同我去过的很多“荒蛮、僻远之地”一样,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哪怕是贸然闯入的陌生人,主人也一般不会问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做什么?就会很自然的给你最好的食物和最好的宿处。在很多时候,他们也根本不会去关心这些。你不讲,他们也就不会问。你来了,就是客人……我想,这也许就是我总喜欢一趟趟地到一些难以抵达的地方游历的原因吧?”

“依旧同一片蓝天下,她们大多数人,仍然一辈子也不会知道电究竟是什么,也不会了解电视电脑这些城里人每天已经熟视无睹的必需品。所不同的,可能就是那孩子长大了,女人变老了。

我自然也在一同变老,也有一点不同:就是现在我再听到所谓以环保的名义,反对修青藏铁路、建怒江大坝之类的屁话就恶心。在(《峡谷深处,风物是否都依旧》)中,师兄在拷问着谁?

“江源的天蓝得刺目,蓝到让人恍若置身另一个星球。忽而飘过一团棉花云,云彩投下的温暖光柱里悠然走来几个藏人,年长的一个还带着一副眼镜。这被外人视作“生命禁区”的地方,原本就是他们的家园。除了表示敬意,叹自己浅薄,想不起该说些什么……太阳游动,云团飞来,景象变得超出常识,拿起相机猛拍,只能是凭下意识,拍了些什么?”(《杰马央宗冰川下看到的几个藏族姐妹》),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能说些什么?

“好多日子,我都只想着快快逃出这鬼地方,在里面也恶毒咒骂过不知多少次,还发过毒誓——就是用枪顶着我的脑袋,我也再不会来了。

回来以后的这几年间,我却知道:我还会到那地方去转转,不仅仅因为那里绝美的风景。”(《大峡谷山道上路遇老人和孩子》

……

从85年叛逆的出逃,到95年无奈的上路,到今天的一直在路上;从最初的不更事的好玩,到后来的旅行再到今天的研究;师兄从周至走到了十堰、从陕西湖北走向了中国的每一块“生命的禁区”,而且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越能吸引师兄,去了一次还想回去,每去一次,总有些新的东西在震撼着他。真正吸引师兄的究竟是什么?那是汉江老人洞的神奇、古栈道的经典,是马尼干戈的藏敖,是白玉的藏刀,是康巴的美女,是的牛头炉灶的温暖,是大峡谷山道上老人的慈祥和挺不直的背、是孩子的天真和文种的眼神,是山崖父系部落碉楼里的美酒,是神仙和佛迷恋的理塘,是离天最近的阿里,是更桑兄弟的高压饼干,是正规军的冷漠,是长漂英雄饶茂书冰冷的墓碑,是川藏线上日益增多的黄沙和废墟……这些都是,又都不是。

在苦过、醉过、哭过,在迷惑过、孤独过、感动过、憎恨过、苦闷过、呐喊过后,师兄将再一次坚强地上路。

在游走的时候,师兄是快乐,那是一种灵魂和自然和人和历史和祖先对接的快乐,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战胜自我的快乐,是无语言表的快乐;同时,此时师兄的痛苦也绝对是无语言表的,那是一个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的痛苦。

时代需要和召唤有更多这样的青年。

几个链接:


税晓洁博客 :

税晓洁文集:

责任编辑:张蕴华
  • 新闻热线:0719-8126196
  • 传真:0719-8126022
  •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