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热点排行榜
分享到:
学子风采

万良全、杨敏:昆山之路 拼搏之路

来源:本站原创阅读:发布:2007-08-24

昆山之路 拼搏之路

——记我院93届美术、95届文秘专业毕业生万良全、杨敏夫妇

今日的万良全、杨敏夫妇,定居昆山,事业有成

2004年7月,结束了12载东奔西跑、走南闯北的打拼和创业积累之后,万良全创办了以他的笔名“楚江南”为命名的工作室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4年来,楚江南策划工作室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立足全国百强县市之冠的昆山市,搭乘昆山快速发展的经济之舟,先后与昆山市人民政府及其下属的几个部委办局合作,成功地主创或参与策划拍摄制作了系列城市形象宣传片、招商片、广告片如:走进昆山、生态昆山、江南片玉、玉出昆岗、水乡昆山、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水域天堂住宅等等……

随着“楚江南”的名字在昆山、苏州和上海等地的媒体上传播,随着他的散文、诗词楹联等文学作品散见于当地的媒体,随着他不拘一格的书法作品悬挂进外资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随着他的散文集《半世漂泊》和诗词楹联集《行者常至》的出版问世……;如今的万良全已是年轻有为新昆山人的代表。

因为一篇报告文学和年轻的梦想,他们从十堰漂泊到江南

在校期间,攻读美术专业,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和校刊< <晨曦>>副主编的万良全,1993年6月,作为特长生,被分配到十堰市贸易局下属国企华中商贸做美工兼文书。出生于仙桃贫困农家,靠卖冰棍、蔬菜、靠同学接济才得以上大学,靠打工完成大学学业的他,为施展满腹才华和抱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短短半年后,老牌国企的弊端和衰败,让万良全的“工作热情从万丈火焰降到了零度冰点”,正当他苦闷彷徨之时,一篇《昆山之路》长篇报告文学的评论文章深深触动了他,三遍读罢,他“毅然决定到东边去,到江南去。”1994年的除夕之夜,当万家团圆的时候,万良全怀揣着借来的200元路费,提着空空的行囊,乘坐空荡冷清的列车,只身来到了举目无亲但令他向往、让他热血沸腾的热土——昆山。

94年的情人节(正月初五),经过应聘和权衡,他成了台资企业——捷安特

(中国)公司的一名行销部企划专员,负责美术设计、市场推广等工作;1995年9月,他创办捷安特企业报《捷报》,并被任命为执行主编,专门负责整合公司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95年的春节他独自一人呆在昆山的集体宿舍读书。96年的春节,是他在外的第三个春节,本已打点好满满行囊准备回家的他因为校友、女友杨敏,又一次选择了留在昆山。当第五个春节到来的时候,他和杨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96年8月至1998年2月 ,万良全就职于上海恒田仓广告有限公司,任客户部业务和文案主管,兼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房地产热线》编辑。1998年2月至2003年10月,他服务于耀马车业(中国)有限公司,先后任上海分公司和北京分公司经理,期间筹建雅哥弟销售公司,任全国行销经理。期间,受友人力邀,他南下广州做了8个月的港资IT公司市场部高级经理。2000年8月受北京申奥成功的影响,他又跑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进修EMBA专业,2001年2月毕业后被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聘为项目总监兼策划部经理,负责北大经济学院成人教育培训的策划与招生工作,期间被北大企业家班学员推举为北大企业家班联谊会干事、秘书长。从北京回到昆山后,他先后在昆山开发区和昆山市文联从事策划、宣传、培训等工作,2003年12月创办《昆山楼市》并任主编,2004年7月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2005年12月,来昆山十年后,杨敏成为了昆山市建设局信息中心的主任。十年弹指一挥间,她从一名企业里的秘书变成了一名政府机关里的干部。忙碌一整天,夜深人静,信手涂鸦之余的杨敏踱步窗前,望着夜空日益繁华的昆山,望着身后步入小康的家,满足感恩的同时,很多过往一一闪现。

十年前,怀揣着文秘专科毕业证书的杨敏,追随男友万良全来到昆山求职,先是凭借实力,通过人才市场竞争进入昆山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工作,几年后有了幸福的家、有了聪明淘气的女儿,个人事业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工作以来,多次在行业演讲、论文评比和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多篇调研论文在江苏省获奖并被刊发在国家级优秀刊物上;从98年到2006年,她年年被评为昆山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4次获江苏省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6月,她被昆山市建设局选调至局党政办公室工作,任局办公室秘书、副主任;2004年2月,她兼任局信息中心副主任;2005年,在昆山市公开选拔局(科)级领导干部和局(镇)长助理的招考中(570人报考、竞争15个职位),她因为获报考职位笔试成绩第一名、笔试和面试综合成绩第一名,无可争议地成了信息中心的主任。前不久,她还被局党委送往江苏省委党校学习。

昆山之路的启示

10年前,两个年轻人各自从十堰职院出发,为着理想奔赴热土昆山。10年后,她成了一名公务员;十年后,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打拼了一圈的他,坐到了《昆山之路》的作者、国家一级作家杨守松的工作室办公,再后来,在昆山这片沃土上,他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如今,在昆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

“在昆山和上海,我院的毕业生很多,他们都干得非常不错。我们只是可能比他们早来一些。在这边,我们的校友们还是有竞争实力的,只要我们想干,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出成绩。”这是万良全、杨敏夫妇接受采访时共同的感受。

步万良全和杨敏之后尘,我院先后有很多毕业生通过学校组织和个人闯荡,在上海和昆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如94届中文专业的龚建华如今是昆山日报的资深记者、她的同班同学徐晓勤是一家外企高级白领;96届电子专业的周小平在上海开办了一家机电外贸企业,专同日韩人打交道;00届化工系的周荔,一个女生,如今在昆山拥有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两家公司……

责任编辑:胡昌龙
  • 新闻热线:0719-8126196
  • 传真:0719-8126022
  •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