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明确十堰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自觉性,努力走在前列、当好示范。
“当前,我们正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的示范窗口,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有机统一。”8月12日,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说。
谈保水护水:“把保水质作为天大的事”
初秋时节,丹江口水库碧波万顷,与库岸青山绿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醉美生态画卷。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累计送水超580亿立方米,惠及首都及北方24个大中城市、8500万人。
“把保水质作为天大的事。”黄剑雄介绍,十堰市坚决扛起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筹集300多亿元管水治水,持续开展“碧水守护”“清水行动”,实施库周和岸线整治、水土流失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十大攻坚”工程,抓实抓细环保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构建系统性、体系化的节水爱水护水机制。
经过多年持续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一库碧水,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标、逐年向优向好,常年保持或优于Ⅱ类标准,国省控考核断面100%达标。
如何更好地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剑雄表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堰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没有制约库区经济发展,反而成为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助推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当前,聚焦产业转型,十堰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对标对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方案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制定“1+17”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区“53718”工作体系,统筹做好山、水、车、城、农“五篇文章”,着力优化用地、产业、能源、交通、城市结构,不断完善生产、流通、消费体系,加快推动产业、经济、城市转型,坚持对“两高一低”项目等“五个不招”,积极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实现从资源导向向产业导向、产—城—人向人—城—产、美丽风景向美好生活转变,努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谈交通枢设:从“四省边陲”变为“四省通衢”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开路先锋”。十堰地处鄂渝陕豫毗邻地区,是成渝、中原、关中三大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的“费马点”。目前,武西高铁横贯十堰东西,高速公路内畅外联,武当山机场通达全国50多个城市,十堰已从“四省边陲”变为“四省通衢”。未来,十堰如何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黄剑雄表示,十堰将继续紧扣国家、省重大战略导向,全面融入国家、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围绕“东西融合、南北互通、外联内畅”,构建高效畅达立体的高能级综合交通网络,打造连接武汉都市圈、关中城市群节点城市。着力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十西高铁建设,争取南阳至十堰至安康高铁、十宜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高与关中、成渝城市群通达能力。加快十宜铁路等重点项目,打通南部连江入海通道,开辟“南向”新流通走廊。推进武当山机场扩建升级,加密国内重点城市直飞航班,争取开通国际航班。建设十巫高速北段、南段,新开工房神、福银高速改扩建等项目,搭建中心集聚、多向联系的“四横三纵”高速路网。加快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实现武当山机场、高铁站、高速出入口等15分钟便捷转换。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实施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全面提升物流承载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一点发全国、全国发一点”。巩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成果,高质量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平台、全国商用车供应链中心,提升多式联运组织水平,推动物流体系集约化发展。着力提升交通服务能力。加快新能源重卡换电站等项目建设,推动水上绿色航运综合服务区建设,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交通运输服务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谈产业发展:构建“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汽车产业一直是十堰的主导产业。
经过50多年发展,十堰聚集起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2000余家,规上企业441家,可生产100多种车型、1000多种总成、4000多种零部件,产品辐射20多个省市、出口7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规模最大的商用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聚集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城”。
地方经济发展靠的是产业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如何以新发展理念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立足十堰产业发展基础,面向未来发展趋势,经过多轮研究、论证,提出构建‘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黄剑雄介绍,“一主”即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四优”即文旅康养、新型电池、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多支撑”即培育壮大循环经济、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供应链物流等多点支撑产业,打造有特色、高能级的优势产业集群。
十堰紧跟汽车产业变革趋势,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后出台《十堰市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十堰市突破性发展新型电池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十堰市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推动汽车产业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转型、从商用车向商乘并举协同发展转型、从汽车产业向汽车相关产业联动发展转型,使汽车老基地焕发新气象。
目前,十堰市拥有整车资质企业12家,其中新能源整车资质企业8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5.4万辆,同比增长28.6%;24家规模以上新型动力电池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38.9%。
“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与省委赋予的目标定位、十堰具备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高度契合,正成为水源区绿色低碳转型的助力器,为十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黄剑雄表示,十堰市将始终牢记嘱托,不负使命,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展现更大担当、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