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文/李景菊,图/顾婷、蔡新华)为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与阳光心理协会的朋辈互助力量,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11月16日在学术报告厅成功启动“阳光种子培育工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吸引200余名“阳光种子”(即2025班级心理委员及阳光心理协会骨干)参与,旨在系统提升其工作胜任力。

培训伊始,阳光心理协会带来的心理情景话剧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以艺术形式展现了朋辈互助的温暖与力量。仪式上,中心对过去一年中表现突出的18名优秀心理委员进行了表彰,树立了先进榜样。

在紧随其后的专题讲座中,心理中心专职教师蔡新华首先开讲。她围绕“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职责”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明确了“阳光种子”作为心理健康“宣传员”、危机预警“观察员”和同学身边“支持者”的三重角色,并就如何组织班级活动、填写工作月报表等实务进行了具体指导。

为强化工作规范,专职教师李景菊就《心理月报表》的填写进行了“手把手”式的细致教学,强调了每月心理健康汇报制度的重要性,确保心理动态信息上传的及时与准确。
危机识别与干预是心理骨干的核心能力。在“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及处置”环节,专职教师徐瑛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详细讲解了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要点,清晰界定了需要启动危机干预的关键节点,并反复强调了“及时报告、科学转介”的工作原则。
据悉,“阳光种子培育工程”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打造的常态化、体系化培训项目,旨在帮助初入岗位的心理骨干快速成长。该工程贯穿全年,形成了“培训-实践-赋能”的完整闭环,此次培训体系环环相扣,从理论到实践,从顶层指导到基层落实,有力筑牢了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未来,这批播撒在校园各处的“阳光种子”将持续发挥作用,为守护青春心理健康、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