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国庆赞祖国颂和谐
——离退休党总支开展活动庆佳节侧记
新闻网讯(记者蕴芝)9月25日下午,学院离退休教工活动中心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离退休党员教工欢聚一堂,这些平均年龄比共和国都要大的老同志,作为共和国的建设者、共和国成长壮大的亲历者,他们用歌声、舞蹈、诗朗诵等形式回忆走过的峥嵘岁月,共庆祖国60华诞,向祖国献上拳拳赤子之心。
60多名离退体党员各显身手,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丰富多彩的节目不仅表达出老同志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也展现了他们退休后的幸福生活。
这些老同志大都是国学深厚、博闻强识之人,老校长王先泽的诗作《古风·国庆》,吴崇山老师专门写给祖国60华诞的新诗——《庆祝建国60周年》,传颂出自己对祖国和学校的深爱。王一军教授朗读了新作《困窘的岁月,非常的学员——回忆十堰高师班和十堰教师进修学院的学员略况》,与在座的学校老领导、老同事一起回忆了学院30多年前创立高师班的情景、毕业生的一些略况、这些人才为十堰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回忆往昔,这些桃李满天下的老园丁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叶兴华老校长高歌一曲《满江红》,雷忠民老师献出家乡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宋旅平演唱湖南民歌《浏阳河》和湖北民歌《洪湖水,浪打浪》。还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十余首充满爱国热情、激荡民族浩然正气的革命歌曲也相继登场。回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历史,感受着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和不屈的民族精神。退休老校医邱世珊且歌且舞,演绎了儿歌《两只老虎》,天真烂漫的表演,引得全体老同志开怀大笑。70多岁,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李杏梅老师将自己和老伴创作的新歌《献给歌友》朗诵给了大家。歌词“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回顾已逝的春秋。满腔热情地歌唱,放开你宏亮的喉咙。唱得高山青幽幽,唱得江河水倒流;唱得太阳不落坡,唱得月亮吻地球。唱得工人乐悠悠,唱得农民舞银锄;唱得商人生意旺,唱得军人不轮休。唱得少年笑个够,唱得青年苦追求;唱得中年乐忘忧,唱得少年不白头”彰显出老同志们幸福的生活和快乐的追求。
现年77岁的老共产党员,参与修建过北京火车站、丹江大坝和西南地区一些重要军事工程,曾受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应邀参加过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接过会议颁发的第一枚五四劳动纪念奖章,退休到十堰市政府文教卫工作后,主动要求来我院任教的胡敎老师,在纪念祖国60岁生日的时刻,他非常动情的回忆了自己的一生。胡老说,“我的成长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所以我忘我工作,钻研高精端电子技术,扬我国威,国家给了我很多的荣誉。今天看到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深感欣慰的同时,也很遗憾自己没有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场的老同志们,把劝慰声、经久的掌声给了这位功勋老人。
刚刚进入退休生活的田雨泽老师也推心置腹的说:“我虽然比共和国大2岁,但也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62年的经历告诉我,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年恰好到古稀高龄的陈淅生老师讲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学书法故事后,还讲述了自己读这个故事的两点体会,一是要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让生命不息;二是要创新,他联系到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有感触的说,“我们个人要进步,要学习更要创新,我们国家要发展也须创新。创新就是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核心,我们的执政党正是因为不断创新,短短60年,才取得了了今天这么大的成就。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发达,我们的人民越来越幸福。”
正如院离退休服务中心黄正娇主任所言,这些经历过战火、见证过祖国由弱到强,如今过着幸福安详晚年生活的老同志们,他们的歌声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对祖国的感情是真挚的、强烈的、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