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李启东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北省示范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六年时间,职院拿下三张“响当当”的名片。有人说,职院可以躺在荣誉的光环上小憩一下了,但是职院一班人并不这样看。
跳出职院看职院,职院人看到了不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职院相比,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立足全国看职院,职院人发现了差距。“天津建工”名誉全国,“北京工职”学生就业率居全国前列。
面向未来看职院,职院人感到了压力。高等教育适龄青年正在逐年减少,就业形势的挤压逐年加重,黄金机遇期稍纵即逝。
换个角度看职院,他们感到了危机和紧迫。
“职院虽小,但教育优势还在。”职院党委书记顾善远说。他们提出以“双园融合”驱动校企融合,推动工学融合,带动区位融合,以教育模式的系列创新,做强软实力,提升竞争力,把职院打造成一流学校。
中国魅力从何而来
和山花红,遇湖水美。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如期举办。
今年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樱花节,让经济贸易系2010级学生顾梦璇感慨万千。“我在职院读书已经3年了,到现在才开始真正了解它。”因为在樱花节期间担任义务导游,她有了这样的感受。
当初学生会来宿舍招募义务导游,给每人一本职院文化和景点介绍的小册子,看了册子,顾梦璇发现学校里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不俗的内涵。同时她意识到,自己虽然在这里生活学习,却忽略了千亩校园的怡人风景和厚重文化。
于是,顾梦璇赶在樱花节前专门按照册子上的线路重新游了一遍职院。“以前忽略了很多美景,甚至不知道‘和山’和‘遇湖’的寓意。”顾梦璇非常庆幸自己当了义务导游。
重游校园,顾梦璇才知道,绿树成荫的“天问路”寓意上下求索、不懈追求;“明德”与“慧智”两大广场蕴含启迪智慧、厚德载物;“和山”和“遇湖”,承载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樱花长廊、银杏路、樟下路、万木林等,引领高校生态文明。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看樱花、到职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樱花如云如霞,在车城口口相传,引领十堰时尚。
一次义务导游,顾梦璇才明白,职院还有比樱花更灿烂的内涵: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重点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示范高职院校、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三张极具影响力的名片。
与环境融合,与产业融合,与文化融合,“天人合一”让职院展现出时代魅力。2012年,职院以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还先后被评为湖北园林式校园、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逐年攀升的就业率,是学院实力的符号。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最难就业季”的今年夏季,职院就业率逆势上升,达到95.04%。
2011年10月,湖北省示范高职院校验收组专家评价:十堰职院学生有朝气,老师有灵气,管理有锐气,班子有正气,学校有生气。
万人大学的时代担当
职院领导敏锐地看到,高校经过十几年的高速扩张之后,原有支撑增长的条件已经逐步弱化,今日之职院亟需在合作与担当中“激活”。
“品茶如人生,甘苦自尝,冷暖自知。”去年9月,第三届湖北茶艺师技能赛在荆州开幕,职院选手曹昱用轻柔舒缓的语调,解读品茶与人生的关联。入座、净手、静心、刷洗……每一道工序,曹昱都做得十分娴熟,雅致的解说,让人在感受幽幽茶香的同时,体悟道教文化的风韵。在全省各地精选的49名茶艺选手中,职院代表队以娴熟的技艺、美妙的意境,获得团体二等奖。
茶艺大赛,见证了职院的转型之路。将职业教育与武当文化融合、与十堰茶叶产业融合,孵化市场亟需的实用人才,职院在融合中担当起市场弄潮儿角色。
“天人合一”,“合”为核心。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追求“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院长魏文芳的解读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循着这个思路,职院打破校园的“疆界”,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将职院由“弱”做“强”。他们融入地方,发挥市场担当;融入产业,发挥工业担当;融入社会,发挥教育担当,在融合中整合资源,在融合中培育“产科研”一体化的人才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
围绕“国际商用车之都”目标,发挥工业担当。职院建有200亩的产业园,引进17家企业入驻校园,与166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有2万多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制造业实训基地,拥有213个校外实训基地,每年输送汽车、模具实用性人才1200多名。
利用品牌资源,发挥教育担当。职院创办秦巴地区高职教育系列论坛,对口支援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和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与房县、竹山等地方政府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承办十堰市中职技能大赛。两年来,共为十堰财政系统、国税系统、亨运集团、宾馆酒店等行业培训职工1.6万余人次。
在担当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职院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嬗变,打破了固守多年的“闭门办学”,以“大融合”跳出“小圈子”。
职院胸怀全球,大胆与国际融合,把发展目光投向全国、投向世界,在更宽的领域整合资源。职院80%以上教师先后赴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著名职教院校学习培训,35位国外著名职教专家先后受邀前来职院传播办学理念。职院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第二批试点院校,还与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合作共建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验室。
大融合促进了职院与社会的和谐,提升了职院的软实力,增强了职院的竞争力。
塑形铸神的发展气场
漂亮的硬环境,是学院的脸面;良好的软环境,是发展的气场。建设软环境是慢功,最能检验学院的开放程度和竞争实力。
由职院电子工程系学生发起成立的“电亮青春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市社会福利院。11年来,“电亮青春服务队”届届相传一个约定:每个周末,都要到市福利院为老人们梳头、洗脚、聊天、读报纸,与孩子们交心谈心、辅导功课,风雨无阻。“电亮青春服务队”先后被评为十堰市道德模范、湖北省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感动十堰”人物。
天人合一,除了市场融合、产业融合、社会融合之外,职院更注重文化融合、气场融合,把爱心洒向社会,把文明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开办“百草园”专栏,通过QQ群、微博、温馨提示语传播文明,开展文明家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引领师生崇尚文明、奋发向上、积极作为。樱花节、动漫秀、诗歌会、摄影赛、国防教育周、心理健康月等活动形塑于外、神铸其中。
组织师生进社区、进乡村,开展社会公益与帮贫济困活动,义务植树造林、义务维修电器、定期捡拾白色污染物,广大师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内陶冶师生情操,提升软实力;向外推介职院形象,增加影响力。强大的发展气场,催生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沈建军,是职院2008级学生。4岁起与母亲相依为命,靠跟母亲一起捡废品读完小学、中学。考上大学后,为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沈建军把母亲接到身边,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毕业时,在职院和团市委的帮助下,沈建军争取到了2012年度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扶持,开办了十堰市康美乐床垫厂,现在平均每月净收入六七千元。
尊老爱幼,自强不息,中华美德在一届又一届职院人中传承。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的2011级学生常建业创办养殖场,解决父母的生计,支撑自己的学业;艺术设计系毕业生高攀峰创办十堰贝尔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指导帮带百名学生考入湖北美术学院。
今日职院,正面临中部崛起、“五个湖北”建设、十堰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等一系列机遇,面对未来,职院党委书记顾善远、院长魏文芳充满自信:“职院将瞄准‘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奋力打造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等职业院校。”